如何让社会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常州经开区的戚墅堰街道通过创新网格化治理工作模式,畅通了社区与街道各部门的快速反应机制,实现了大事小事在街道范围内的自办自结。 35岁的陈慧敏是戚大街社区的一名普通干事,自从今年6月份戚墅堰街道试点网格化治理以来,她又多了一个身份——社区专职网格员。除了日常工作,陈慧敏每天都会深入自己负责的第三网格进行巡查走访,了解民情。大到宣传政策法规、采集基础信息、调解矛盾纠纷,小到清理墙上的牛皮癣、地上的白色垃圾,都是她的职责范围。 社区居民卢银根因为右腿残疾丧失劳动能力,这些年全靠低保生活,他在哥哥家中已经借住十几年。兄弟俩住的这栋房子,比卢银根的年龄还大,居住环境急需改善。陈慧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联系了热心人张金昌,出资几千元对老房子进行修缮。 戚大街社区目前划分了五个网格,每个网格都配备了经验丰富的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和热心志愿者,社区事务基本能做到在网格内自办自结。碰到解决不了的事情,他们还通过街道网格化集成管理中心,上报给街道联络员进行会办解决。 经开区戚大街社区专职网格员陈慧敏说:“以前我们按照条线工作,比如我做残联和统计,我专注于我的业务工作就行。现在是全要素网格,像其他的条线,计生、劳动保障等,我们也都培训过。” 作为常州经开区网格化集成管理的试点单位,戚墅堰街道在实践中创新探索出“体系完备、管理下沉、运转高效”的“741”模式,“7”指网格员自办自结、职能部门自办自结等7项办事流程。4指用于考核网格队伍工作的4个分值标准,1指一套申诉机制。 依靠这套流程,目前,街道网格化集成管理中心已累计受理事项3000余条,办结率达99.02%。 经开区戚墅堰街道政法委书记、副主任杨勇清对记者说:“如何解放专职网格员条线、工作,这是我们着力考虑的。网格员下去主要是巡查搜集信息,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反馈,有专门的后台运作,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达到以服务促管理,更方便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