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工博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精英云集。在主峰会的主旨演讲中,来自国内外工业和能源互联网的领军人物,围绕相关领域的前沿实践,共同分享思想智慧,探寻产业发展的时代机遇。 在主题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的演讲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展望,到2025年,全球将产生23万亿数字经济规模,人类将进入万物互联的智能社会。 他认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短期聚焦平台,中长期聚焦网络。单纯依靠机器提升人类社会生产效率的方式已经遇到了瓶颈,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将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支撑工业资源弹性供给、高效配置。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说,工厂的设备连接起来,不同的工厂也可以连接起来,第三个工厂的数据也可以连接起来,第四个工厂和消费者也要连接起来,工业互联网今后做成以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应用点,就是个性化生产。 随着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未来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将逐步占据人类能源供应的主要地位。万物互联的时代,更广泛的数据信息能够实现更精细的能源分配。能源互联网的未来,同样值得期待。 英国皇家工程学院院士、帝国理工学院教授、未来能源实验室主任蒂姆·格林说,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App,更好的应用规划,才能更智能地掌控能源供给。 演讲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 余晓辉表示,未来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很难由一个企业独自完成全部的工作,需要在更广的范围内,建立完善的分工合作体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余晓辉说,需要把产业生态建立起来,有的侧重连接,有的侧重边缘计算,有人侧重云服务的,有人侧重行业的模型化,有人可能侧重不同的生产环节,这个生态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主旨演讲中,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纪凡、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柴旭东等,分别结合各自企业的实践,分享了工业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及应用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