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所的通知》精神,推进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推广与应用,1月8日,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信息技术支持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推广报告会暨江苏省语文整合教学研究所授牌仪式在常州市同济中学举行。 出席活动的有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马斌,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陆志平,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陆岳新,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董洪亮,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主任董林伟,江苏省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段承校,江苏省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亮,常州市教育局局长杭永宝以及常州各辖市区教育部门、学校的领导,省、市基础教育教学前瞻性改革项目的负责人。在线参加会议的有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王云峰,以及在省内外成果推广的学校、区域的代表,还有成果推广的种子教师。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充分展现了近年来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成绩,是教育工作者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和新实践。推进成果推广与应用对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破解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难题,转变育人方式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由戴晓娥主持的《信息技术支持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获得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项研究实践经历了15年。15年间,实验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语文课堂正在悄悄改变。 第一阶段授牌仪式由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常仁飞主持。杭永宝致欢迎辞,感谢省教育厅长期以来对常州教育给予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并充分肯定戴晓娥领衔团队十五年间落实语文素养、追求整合教学,为常州教育教学改革做出的贡献。朱卫国解读了教育部组织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深远意义、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的时代特点和价值导向,以及推广应用工作的具体要求,既肯定了常州教育取得的喜人成果,也对成果奖未来的推广寄予殷切希望,更指明了研究所未来工作的新目标、新方向。 江苏省教育厅巡视员马斌为研究所授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办主任 董林伟、江苏省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段承校、江苏省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李 亮为研究所项目学校和推广联盟校授牌。 为了提升研究所的学术研究水平,江苏省语文整合教学研究所特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王云峰先生、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陆志平先生为名誉所长。第二阶段学术报告会由研究所名誉所长陆志平先生主持,王云峰教授进行学术点评。 项目负责人戴晓娥首先做成果报告《落实语文素养,追求整合教学的十五年》,项目组核心成员依此分享在信息技术支持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方面探索与变革的鲜活案例,岳亚军做项目和研究成果应用与推广实施方案的汇报交流。 王云峰教授充分肯定了项目组老师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大胆实践的精神,基于真实情境、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本的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样态,学生的深度思维和学习成果的精彩展现更令人惊喜。语文大单元整体设计的新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场有意义学习的体验之旅,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智慧之旅。 后期,戴晓娥带领的团队,将继续在成果推广应用上下功夫,利用研究所这个平台,发挥成果应用研究的智库作用,建立实验学校联盟、组织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研讨活动,研究并积极实施面向不同学校的应用推广方案,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的模式,为江苏乃至全国,拿出高质量的成果推进的常州样本。 |